作者/黃威杰 DGI | IG:wj_dgi

 

麩醯胺酸怎麼吃?

麩醯胺酸(Glutamine,Glu/Q)是體內重要的胺基酸,在人體中具有多種功能,雖然麩醯胺酸對人體有益,但是不適當的劑量和不正確的使用時機也會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服用麩醯胺酸時應該完全按照標籤上的指示食用,或按照專業醫療人員規定使用,不要超過建議劑量,每天食用多少麩醯胺酸取決於補充的原因,治療短腸綜合症時可能需要每天服用6次,持續長達16週,對於一般成年人常用劑量平均是每天三次口服10g,每天總和大約5g~30g,飯前1小時或者飯後2小時吸收效果最佳。

缺乏麩醯胺酸對體內造成影響?

◼感染易發炎

麩醯胺酸的部分功能是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低水平的麩醯胺酸會導致感染機率增加,特別是在某些人群中。因疾病或過度運動造成身體壓力時,身體會釋放皮質醇,最終會降低體內儲存的麩醯胺酸水平。已經患有慢性病的人、老年人和免疫力較低的人(例如最近的接受移植者或正在接受化療的人)可能由於麩醯胺酸水平低而更容易發生感染。

 

◼體重不正常下降

低水平的麩醯胺酸會影響腸胃系統。在正常情況下,身體會消化食物,並將其中的一部分轉化為葡萄糖,供細胞能量使用。如果需要的能量超過了身體通過葡萄糖所能提供的能量,麩醯胺酸就會轉換為細胞提供能量使用。它通常在胃腸道細胞中使用,低麩醯胺酸水平會導致身體這一部分的細胞活性降低。在某些情況下,麩醯胺酸可用作發炎性腸道疾病或導致過度腹瀉的慢性疾病患者的補充劑。

 

◼能量水平下降

一些麩醯胺酸含量低的人可能會降低能量水平。因為它主要儲存在肌肉中,低水平的麩醯胺酸可能會對那些進行阻力訓練的人產生影響。這在過度訓練或經歷過度訓練綜合症的人中可以發現。由於身體在劇烈運動中承受大量壓力,因此可能需要更高水平的麩醯胺酸。如果身體補充跟不上,身體可能會感到疲勞和表現不佳。

 

哪些人需要補充?

1.長期訓練的族群

2.飲食不規律常常外食的人

3.生活壓力較大,腸胃容易不適者

4.容易腹瀉、吸收不良的人群

5.免疫力較差且容易感染者

 

麩醯胺酸使用量?

平均推薦的谷氨酰胺劑量是每天 20-30 克。為了從補充麩醯胺酸中獲得最大收益,應該分次服用這種氨基酸以保持較高的血漿水平,例如,每天 3 次 10 克。

在訓練日,訓練前服用 10 克,訓練後服用 10 克,能夠充分發揮其抗疲勞和促進恢復的作用。在非訓練日,只需每隔幾個小時服用一次麩醯胺酸補充劑,例如早上 8 點、下午 2 點和晚上 8 點。

有一些會因重複或長期使用而失去效力的補充劑不太一樣,沒有證據表明長期服用麩醯胺酸會降低其效果。因此,麩醯胺酸可以當作平常補充劑長期使用。

 

麩醯胺酸是癌細胞養分?

1955 年,一位美國醫生對培養皿中的癌細胞找到驚人的發現:它們需要大量的麩醯胺酸。如果沒有這種化學物質,細胞將停止生長並最終死亡,而且它們具有其他必須營養物質的狀況下,長期以來,癌細胞對麩醯胺酸的一直吸引著癌症生物學家作為治療該疾病的潛在致命弱點。也許通過切斷這種胺基酸的供應,可以使癌細胞餓死。不方便的是,正常細胞也需要谷氨酰胺。因此,影響全身谷氨酰胺水平的藥物毒性太大而不能用作癌症治療。確實有些治療癌症的藥物是因為癌細胞對於麩醯胺酸的依賴性而開發出來,但就之前提到我們正常細胞對於麩醯胺酸的需求性也是非常高,所以這些癌症藥物對後都因為有太強的細胞毒性而以失敗告終,當然未來能否有更高專一性的藥物不得而知,不過正常並無癌症發展的成年人不需要擔心麩醯胺酸會誘導癌症產生,雖然有些癌細胞高度依賴此物質生存,但並不代表麩醯胺酸能夠誘導癌症產生,這兩者被並無直接的相關性,當然如果是正在治療癌症的人群補充任何補充劑時都建議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意見唷。

 

 

Reference:

1.      Charmaine ST, William DJ, Jennifer R, Amy LH,  and Frank LG;Increased human growth hormone following oral consumption of an amino acid supplement: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crossover study in healthy subjects.Am J Ther. 2020 Jul-Aug; 27(4): e333–e337.

2.      Chikani V, Cuneo RC, Hickman I et al. Impairment of anaerobic capacity in adults with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00, 1811–1818, doi: 10.1210/jc.2015-1006